【調整下弦枕的迷思】
一般說來,
上弦枕、下弦枕、truss rod,
調整順序是:
truss rod→下弦枕→上弦枕
truss rod先調整是因為最快速方便,
上弦枕最後調整是因為上弦枕最精密最不允許失誤,
一旦失誤就會立馬打弦。
許多老師為了校正弦距,
會為第一弦和第六弦在12格的弦距,
設定一組理想數據,
例如:
第一弦2.2mm
第六弦2.5mm
假設一把琴的12格弦距如下:
第一弦2.6mm
第六弦3.0mm
這位老師便會將下弦枕的第一弦部分磨低0.8mm,
算式:(2.6-2.2)*2=0.8
將下弦枕的第六弦部分磨低1.0mm
算式:(3.0-2.5)*2=1.0
這樣是很有科學根據的,
但迷思就是:
當你調整完上枕之後,
12格弦距會降低,
它就不是2.2和2.5了。
所以為了阻止這樣的變因,
我測量12格弦距的時候,會用移調夾1格!
我測量12格弦距的時候,會用移調夾1格!
我測量12格弦距的時候,會用移調夾1格!
我測量12格弦距的時候,會用移調夾1格!
我測量12格弦距的時候,會用移調夾1格!
這是這篇文章的重點,
所以我複製貼上總共五次。
夾了移調夾之後,
才能排除調整上弦枕帶來的落差。
然後分享一下我的設定,
夾了移調夾之後,
第一弦1.9mm
第六弦2.2mm
當然這是我喜歡的手感,
未必每個人都喜歡啦。
以上,
和各位老師以及師傅獻曝,
如果有意見歡迎提出,
我會虛心受教。